省教育廳職成處處長余偉良🙆🏻♂️:肩負職業教育“新使命”前行 | 卷首語
肩負職業教育“新使命”前行
(本刊特約評論員 余偉良)
當第一臺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亮相長沙,當“蛟龍600”水陸兩棲飛機起落架貼上長沙製造的標簽,當株洲出品的高鐵創下最高運營時速、最低運營溫度的世界紀錄……我們發現⇢,讀懂“新湖南”🫎,湖南製造是一個極佳的窗口:伴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湖南製造”正向“湖南智造”邁進,成為湖南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眾所周知,無論是“湖南製造”還是“湖南智造”,其核心力量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批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這不僅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更闡明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使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大國工匠👨👧👦、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既需要“高精尖”人才的大力加持,也離不開“技術藍領”的作為與擔當❓。在“技工荒”頻頻見諸媒體的當下,在產業飛速發展與人才需求矛盾日益凸顯的當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動者。
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將成為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而這一核心力量的打造必須由職業教育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職業教育如何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顯得更為重要。
當前,職業教育還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如🙎♂️,人們對高學歷的盲目追求等給職業院校帶來了生存發展的挑戰;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給職業院校帶來了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的挑戰;信息技術的瞬息萬變給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帶來了不適應時代需求的挑戰……
令人振奮的是,從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批示,到2017年“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再到2019年年初國務院印發的“硬核”文件《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說🆔,職業教育正在昂首邁入“黃金時代”。
挑戰與機遇並存🍫🧚♀️,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因此,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湖南職業教育要牢記使命,明確定位,聚焦服務湖南重大戰略需求🥗,主動融入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塑造湖南人力資本紅利的新動能。一是始終與湖南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形成大規模持續培養高素質勞動大軍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實際能力👩🚀,不斷把人口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服務湖南由人力資源大省邁向人力資源強省;二是始終堅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德技並修🐂、以德為先⏩,著力構建湖南特色高水平“湖湘工匠”培養體系;三是始終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優質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合作發展為支撐,推動湖南職業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四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的需求為導向🥗,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用質量贏得社會認同和支持,用質量確定職業教育新形象✧。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需要新擔當。每一個職業教育人都應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鬥誌🤎、更務實的作風,書寫好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奮進之筆”,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踐行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
(原文刊發於《湖南教育》2020年7月A版)
(來源:湖南教育新聞網)